“啪、啪、啪……”一秒一片,干脆利落,一分钟不到,她的怀里已揣满了叶子。在这片足球场大的芦苇地里,她已经忙碌了一天。 孙大辉,54岁,白洋淀大张庄人。和村里的人一样,采摘芦苇叶是她眼下最重要的事。 “政府没有指定规矩,可老百姓们有自己的规矩,不能乱。”她向记者讲述采摘芦苇叶的“民间规则”。 在白洋淀,芦苇是自然野生生长,没有成本,虽然分片到户,但村民每年只需打两次农药,到冬季收割时,自家割自家的,而在春季摘叶子,却是自由采摘。 “谁先到算谁的。”晨雾里,孙大辉划着船,和她同行的是同村的何小军,她们不时和途中碰到的邻居打招呼,指着芦苇丛边的小船,“你看,人家先到了,这片的芦苇叶就是人家摘。” 白洋淀的人很注重邻里关系,“因为这个和人家争,小家子气。”孙大辉继续向前划。 |